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位管理 >> 导师管理 >> 导师库 >> 正文

崔轶凡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4-11-27 [来源]: [浏览次数]:

崔轶凡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崔轶凡1977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教授,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山西中医药大学务处副处长。先后主持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或SCI)论文16篇,出版专著1部。

研究学科(领域):中医妇科学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妇科痛证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在研项目

1.基于“正虚邪伏”理论研究补肾消症汤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肾虚血瘀证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基础研究部分)(2024PY-JL-4-02)山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培育计划“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专项”,2024.9-2026.85万元,主持

2.基于“正虚邪伏”理论探讨补肾化瘀法通过抑制HIF-1α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202203021221197),山西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01-2025.129万元,主持

代表性成果:

1.王志平,崔轶凡,甘涛.膈下逐瘀汤对EMT气滞血瘀型大鼠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2):23-32.

2.崔轶凡,孙瑞英,王志平,曹娟.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证大鼠局部微环境Caspase-8,MMP-9,E-cadherin,N-cadherin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1):42-51.

3.孙瑞英,崔轶凡,曹娟,焦锐.温经汤加味对EM肾虚血瘀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05):41-51.DOI:10.13422/j.cnki.syfjx.20210540.

4.崔轶凡,刘宏奇.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02):441-445.

5.崔轶凡,王庆国.论宋明理学理一分殊对张介宾辨证观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09):1189-1191.

6.崔轶凡,郝世凤,曹娟,李培硕.基于现代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医证候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11):1517-1519.

7.崔轶凡,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6千字,2019

8.临床医学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副主编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3513179799

Emailcuiyf112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