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科于2000年开始招收培养中药学专业本科生,2004年获中药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中药学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现有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分析方向)、中药学专业(临床中药学方向)、药学专业、制药工程专业、植物保护(药用植物学方向)等6个本科专业(方向)。2002年始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始与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3年成为校重点学科,2011年批准为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2014年批准为中药学一级学科专业硕士授权点,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中药学一级学科列为省重点学科进行建设。
本学科服务于山西中药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按照中药产业链对高层次人才与关键技术的需求,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融合系统生物学和分子药理学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山西道地中药材及其复方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性开展了中药材加工炮制及标准研究、中药有效成分辨识及结构优化、酸碱对药配伍作用及机制研究、方药药效及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创制及安全性评价等方向研究,产生了一批有显著创新性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成果。近5年,共发表了SCI收录论文73篇,SCI他引超过300次;编著出版的《中医方剂化学》成为中药复方化学学科创建的重要标志;获得若干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特别是创制了多个可调控炎性与免疫反应通路的全新结构创新药物与新的复方制剂,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研制出了一批重大中药创新药与新产品,如我国第一个中药注射粉针剂黄芪多糖、儿童止泻外用药第一品牌—丁桂儿脐贴、具有我国完全知识产权的、全新拮抗糖尿病肾病国家一类新药LF1和柴青消癖胶囊等新药,分别获得临床或生产批件,转让企业生产或获得企业重大资金支持,产生了重大经济社会效益,是我省中药创新人才培养和新产品研究的龙头和中心,为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与人才支撑。
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成为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山西省现代中药工程实验室等系列高层次学科研究平台、在华北地区有重要影响、对晋药研究有突出贡献和显著比较优势的学科。本学科有雄厚的师资队伍与创新团队。本学科已拥有2个省科技创新重点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创新活力、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本学科现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名、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1 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2名、教育部高等学校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名,山西省教学名师6人,教授16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导师22名,有博士学位者达 64%。通过多年的累积,产生了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9项,科技部支撑项目9项,山西省科技厅项目69项,总经费7041.562万,授权发明专利22项,研发中药新药新品种7个,制订山西省中药材地方标准31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5项,出版著作13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